近日,《光明日报》刊发我校园艺学院高洪波教授文章《努力构建高质量蔬菜供应发展新格局》,全文如下:
努力构建高质量蔬菜供应发展新格局
《光明日报》( 2024年02月29日 05版) 高洪波
蔬菜是人们日常生活的必需品,占食物消费总量的41%,其中30%是设施生产,设施蔬菜产业为保障“菜篮子”稳定供给发挥了重要作用。“科技创新助产业、产品供给保市场”。蔬菜产业一方面连接城市“菜篮子”“果盘子”,一方面连系菜农菜商“钱袋子”,其产业发展对优化各地农业产业链条、有效推进乡村振兴、实现资源共享和互利共赢具有重要作用。
近年来,我国设施蔬菜产业发展迅速,生产规模稳步扩大,区域布局日渐优化,节能节本特点突出,机械装备逐步应用。发展设施蔬菜产业是解决城乡就业、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抓手,能够有效助力乡村振兴。
构建高质量蔬菜供应发展新格局,源头在于种子种苗创新。各地应着力瞄准蔬菜综合性状提升目标,积极推进抗病抗逆、高产高质蔬菜新品种选育。发挥各地气候环境的优势,构建区域互补的周年化种子种苗供应体系,提升种子种苗产业影响力。加快智慧育种和工厂化育苗生产基地建设,配套自动化育苗育种和环境精准调控装备,健全技术体系,提高种子种苗质量,降低育苗育种成本,着力推进蔬菜育苗育种基地产能和品质提升。
构建高质量蔬菜供应发展新格局,保障在于设施装备优化。各地应加快传统优势产区老旧低效设施改造提升,加快推广现代信息技术和设施装备,有序推进产业提档升级。大力推进新型实用设施建设,推广新型复合保温墙体和热浸镀锌材料装配式结构等,扩大生产作业空间,提高宜机化水平。推广应急补光、水肥一体化等自动化调控设备,以及打药机、物流运输机械等省力化作业装备,增配温度、光照等环境和作物长势视频监控、生长信息监测设备,提升设施生产机械化、自动化、智能化水平。
构建高质量蔬菜供应发展新格局,持续在于绿色技术应用。各地应践行绿色发展理念,可探索合理开发戈壁、盐碱地等非耕地,缓解“菜粮争地”矛盾,进一步提高设施蔬菜在生产和供应中的比重。开展蔬菜节水、减肥减药和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技术的创新,同时需在耐旱品种筛选、栽培模式创新、微生物肥料开发、水肥精准设备相结合的节水节肥技术体系上下功夫。优选抗病抗逆提质有益功能菌株,提升物理防治、生物防治普遍应用水平,促进蔬菜产业提质增效,保障产业可持续发展。
构建高质量蔬菜供应发展新格局,突破在于产品品质提升。各地应结合实际因地制宜,培育设施蔬菜重点产区,从品种、技术、环境、植保等多个方面,推广标准化生产技术,推动蔬菜卫生品质、商品品质、营养品质和风味品质提升。合理安排栽培茬口,突出主导产品,推广提质增效新型栽培技术,提升特色、优质蔬菜市场供应能力,拓展功能营养型蔬菜产品。推行产品质量追溯和质量合格证制度,培育各地知名品牌,提高蔬菜产品溢价能力和市场竞争力。
构建高质量蔬菜供应发展新格局,增效在于三产有机融合。各地可从产后净菜上市、预制菜生产、三产融合三个方面延伸产业链条,提升产业附加值,推进冷藏保鲜和产地仓建设,创新蔬菜净菜包装和冷藏保鲜技术,开发蔬菜汁、蔬菜粉、预制菜等加工技术,以及蔬菜色素提取技术。配套打造新业态蔬菜园区,建成蔬菜休闲采摘园、家庭农场、产业特色小镇等,推进产业融合发展,满足人们对农业多元化需求和对农村美好生活向往。
原文链接:努力构建高质量蔬菜供应发展新格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