——记省科学技术突出贡献奖获得者、河北农业大学教授马峙英
马峙英(右二)在指导学生做科研。 河北农业大学供图
河北日报记者 赵 建
【人物名片】
马峙英,1958年10月出生于新乐市西五楼村,1983年入党,河北农业大学教授,河北省棉花育种首席专家、“国家粮食丰产科技工程”河北课题首席专家,2001年至2019年担任河北农业大学副校长。多年来,他主持完成了20多项国家、省部级科研课题,在棉花育种理论技术和新品种选育、粮棉节水丰产高效技术体系方面取得多项创新成果。
很多农民不认识马峙英,但并不妨碍受惠于马峙英团队的科研成果。
63岁的马峙英是河北农业大学教授,今年荣获河北省科学技术突出贡献奖。多年来,他主持育成17个抗病高产优质棉花新品种,创建河北平原粮棉节水丰产高效技术体系,获3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、1项河北省自然科学一等奖、5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。马峙英团队的科研成果显著提高了粮棉产量和效益,满足了高质高效与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需求。
“为了不让病虫害肆无忌惮地糟践庄稼,为了棉农的微笑和粮食的丰收,除一次次成功外,我们没有其他选项!”4月13日,马峙英对记者说。
把自己“种”在棉田
那段流汗又流泪的日子,注定刻入众多棉农的记忆。
上世纪90年代初期,棉花黄萎病在全国几个主要产棉区大肆流行,我省80%的棉田受到病害威胁。
棉农看着棉花叶子变黄脱落甚至枯死,想到这一年没了盼头,欲哭无泪。由于黄萎病病菌寄主范围广、存活时间长,又是维管束病害,农业耕作和农药防治效果甚微。
“假如人体血管内部生了病,只在皮肤上抹点药,这能治好吗?”马峙英说,作为一名科技工作者,只有把个人理想与国家需求、农民幸福联系在一起,才能彰显人生价值。
为解决棉花病虫害难题,马峙英于1978年考取了张家口农业专科学校,成为恢复高考后第一届大学生,毕业后回到新乐农业技术站工作,连续3年驻村蹲点。
1983年,他又考取了河北农业大学硕士研究生,后来到华中农业大学攻读博士研究生,分别师从我国著名棉花遗传育种学家曲健木教授和孙济中教授。
“与农民一起示范、推广农作物新品种,让我和他们结下了深厚的友谊;与前辈一同搞科研,在我心中深深埋下创新为民的种子。”马峙英说,工作后,他把棉花抗病育种作为研究方向之一,誓要啃下黄萎病“硬骨头”。
这块“骨头”有多“硬”?长期以来,国内外农业领域对黄萎病认识不足,病菌致病性、棉花抗病规律及其互作反应不明,选育优良品种难度非常大,生产上缺乏抗病高产优质品种。由此,黄萎病被学界称为“棉花癌症”。
“遇到困难就躲,不是咱们的风格。”马峙英憋着一口气,带领棉花科研团队开启了育种基础研究与新品种选育新征程。
取样,走访,讨论;
交流,试验,钻研;
熬夜,疲惫,坚持……
20余年来,他们的足迹遍及黄河流域等多个棉区,累了就在地头上歇会儿,饿了就吃口干粮,几乎是把自己“种”在棉田里,每天忙活下来,个个一身土。
马峙英团队搞清了棉花品种抗病反应类型和抗性遗传方式,构建了抗病育种的核心种质,创新了黄萎病抗性鉴定和选择技术,育成、审定一系列抗病新品种,实现抗病、丰产、优质同步改良和突破。
他们培育的农大棉6号入选国家科技成果重点推广计划;农大棉7号是2012年农业部发布重大育种成果“主要作物推广面积排名前十品种”,农大棉7号、8号入选国家科技成果转化重点项目,共11次位居全国大田作物授权品种推广面积前十排行榜;农大棉9号入选国家转基因重大专项新品种产业化重大项目。
值得一提的是,农大601棉花新品种实现了枯、黄萎病“双抗”新突破,入选河北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重大转化成果,是2015年全国推广面积十大品种,2017年位居全国大田作物授权品种面积前十排行榜。
让创新更上层楼
2018年5月,国际顶级学术刊物《自然遗传学》在线发表的一篇关于棉花的科研论文,引发国内外业界关注。
论文第一作者,就是马峙英带领的棉花科研团队。
“这是一项棉花基因组变异和纤维性状遗传方面的重要研究成果,有助于实现优良新品种精准设计和选择,使未来棉花育种走向‘按图索骥’,被评为‘2019中国农业科学重大进展’。”该团队成员、河北农业大学教授王省芬说。
其背后,是马峙英团队锐意进取、对基础创新孜孜追求的科研精神。
“棉衣穿着是不是很舒服?群众生活水平不断提高,还有一个重要标志,就是消费棉织品的数量和品质。”按理说,病害少了、产量提高了,马峙英也该满足了,但他还要让棉花品质更上一层楼,同事调侃他“这是自讨苦吃”。
育种常规做法是,依靠田间种植培育优良新品种或强优势杂交种,费时费力效率低。
科学研究,有时就不能循规蹈矩。
马峙英把目光转向基因组设计育种,即利用高通量基因组测序技术,挖掘控制作物重要性状的遗传变异位点和基因,这是我国赶超国外育种4.0的重要基础。
同事眼中的“苦”,恰恰是马峙英“乐”的源泉。
从2012年开始的两千多个日夜里,马峙英完全沉浸在科研攻关中——带领团队联合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等8家科研院所和大学,对从中国棉花种质资源库6000多份陆地棉中筛选出的419份核心种质进行基因组重测序,找出366万个基因组单核苷酸变异,田间鉴定棉花13个纤维品质和产量性状,获得20多万个表型数据,发现7383个品质、产量遗传位点和4820个基因,为分子设计和基因编辑育种提供了新依据。
马峙英团队还首次构建了海岛棉细菌人工染色体文库和大规模测序cDNA文库,为育种研究提供了基因组新资源。他们发掘了一批参与抗病的重要基因和路径,克隆了16个抗病相关新基因并揭示其表达规律,发掘一批产量、纤维品质、耐盐性状分子标记,为实现棉花产量、品质双提升提供了新支撑。
近年来,他们又育成了冀农大23号、24号、36号等适于机采的多抗优质新品种,其应用产生了显著的社会经济生态效益。
带团队持续攻坚
“我只是一名普通的教师和科技工作者,做成了点儿事,得益于党和人民的培养、国家的支持,离不开大家的团结协作、集思广益。”马峙英谦虚地说。
我省是国家粮棉重要产区,但旱薄盐碱地分布广,作物生产耗水多,创新节水丰产高效技术是作物生产重大需求。
马峙英团队毅然担起这一重担。2004年,马峙英被科技部、省科技厅聘为“国家粮食丰产科技工程”河北课题首席专家,组建育种、栽培、农机等多学科团队,承担国家“十五”“十一五”“十二五”重大、重点科技计划。他们选取山前平原区、黑龙港地区和冀东平原区等三个生态类型区,针对不同区域特点展开研究。
马峙英团队提出了高产节水并重、资源利用高效、农机农艺结合新思路,创新了小麦“缩行匀株、控水调肥”和玉米“配肥强源、增密扩库、延时促流”高产栽培技术,创建了山前平原区节水高产、黑龙港区抗逆丰产、冀东区早熟稳产的农艺农机配套技术体系。
该项目设立核心区1万亩、示范区100万亩、辐射区1000万亩,累计增产粮食600多万吨,年节水达8亿立方米,多次刷新我省及不同生态类型区小麦、玉米高产和两熟均衡高产纪录。
马峙英还主导进行河北省棉花产业技术协同创新,集成构建晚播增密、减投入、降株高、免整枝、农机农艺配套技术体系,连年创建百亩以上大面积示范样板。
培养科技人才,是马峙英最愿做的事。
他依然重视发挥团队的力量,先后主持获批了国家作物学优秀教学团队、作物学全国黄大年式教师团队、棉花品种与产业化创新团队,培养了博士、硕士166名,有的获得了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奖等奖项。马峙英也因此荣获全国优秀教师、国家级教学名师和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