宣传部
媒体农大
当前位置: 首页 · 媒体农大 · 正文
我和保国一样,见不得老百姓穷
日期:2018-01-17 信息来源: 点击数:

“太行山上的新愚公”李保国去世后,妻子郭素萍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号召,全心全力继续着丈夫未竟的事业——

“我和保国一样,见不得老百姓穷”

对于李保国精神,郭素萍最懂。

“935天了,你今天一定会很高兴,苹果老园大苗建园技术实验成功了。专家现场检测结果:亩产达到5000多斤……”

10月31日,是李保国教授离开的第935天。他的妻子、河北农业大学林学院研究员郭素萍像往常一样,在手机上“网祭追思‘太行新愚公’”,并第一时间向他汇报这个好消息。郭素萍心中感到一丝宽慰,因为了却了保国生前的一个心愿。

郭素萍和李保国是大学同学,既是生活伴侣,又是工作搭档。1981年结婚以来,郭素萍陪伴他扎根山区科技扶贫,打造了“富岗”“绿岭”等知名农产品品牌,带动贫困山区增收58.5亿元、10万群众摆脱贫困,为河北山区生态治理、农民脱贫致富作出了突出贡献。

让郭素萍念念不忘的是,李保国去世后,习近平总书记对他的先进事迹作出重要批示,称赞他是“新时期共产党人的楷模,知识分子的优秀代表,太行山上的新愚公”,号召广大党员干部和教育、科技工作者学习他的高尚精神,自觉为人民服务、为人民造福。

字字句句,鼓舞人心,让郭素萍感到无穷的力量,也更加坚定了继续沿着李保国的路走下去的决心。

“我是农民的儿子,见不得穷。”“还有许多山区农民在过苦日子,我必须把自己的知识和能力全部贡献出来。”李保国浓浓的“三农”情结,多年来深深地感染着郭素萍。

像一把火炬点亮了贫困群众希望,唤醒了沉睡千年的荒山,“农民教授”“科技财神”……这是群众对李保国由衷的赞叹,也是对郭素萍无言的褒奖。

“保国没有完成的事业,我们继续担起来。”从丈夫离开的那一刻起,郭素萍就下定决心,活着就要完成李保国的梦想,“用科技之手把荒山秃岭变成绿水青山”。

这是她和丈夫相知相伴35年的情谊,更是一名共产党员、一名科技工作者的责任和担当。

和农民保持热线联系——

生前,李保国手机中存着三四百个农民的电话号码。无论何时何地,熟悉的还是不熟悉的农民打来电话,他都会耐心接听解答。

李保国走后,郭素萍在媒体上将自己的电话公布出来,告诉乡亲们,“我和保国一样,见不得老百姓穷。”

从此,她如丈夫生前一样,常常接到各地农民的咨询电话,一些问题能在电话里解决,解决不了的她会毫不犹豫地跑一趟。“果农需要我们,我不能辜负他们的信任。”

一头扎进太行山里——

李保国生前留在岗底村20年,每年有200多天住在村里。如今,岗底村果农靠种苹果人均年收入3万多元。这里成了郭素萍停留最多的一个家。

“富岗”苹果响誉国内外,果品的质量尤为关键。在把好128道工序的基础上,今年在郭素萍等人的帮助下,岗底村成立了果品生产农资服务部,对全村果农的农资用品实行统一管理,为果品安全又加上了一道屏障。

“保国说过,要让农民接受新技术,必须先做给他们看,再带着他们干。”已届耳顺之年,郭素萍把果园、基地当成家,走遍了丈夫生前帮扶过的村子,奔波在各个基地,及时传授果树栽培先进技术。

不是一路人,不进一家门。

李保国把农民当亲人,郭素萍同样心里装着农民,时常记着他们的困难。

今年春天的冻害,让许多苹果园受冻减产。而岗底受损较小,果农们通过熏烟、叶面喷肥等措施,大大减少了危害。“现在岗底的苹果基本都收了,收成都不错。”立冬前两天,郭素萍又到果园转了转,看到安小山家的还有十几棵树没有摘,急忙找到他。得知这是客户早就订好的果,她才放下心来。

苹果老园大苗建园技术实验成功了,让盛果期提前了两年。

11月5日,接到滦县鸡冠山生态农业产业园的电话,郭素萍就坐不住了,11月7日,她和省农科院果研所研究员杜纪壮又出发了。李保国离开时,园区规划还没做完。在郭素萍的帮助下,如今园区已初具规模。

“马上入冬了,果园清园、施肥等工作还得布置一下。”她不仅惦记着现在园区果树的管理,还记挂着园区新开发的230亩地怎么规划。

两年多来,李保国走了,但他奋斗的事业没有止步。近年来,他负责的所有项目的技术服务没有一个出现“断档”。

郭素萍和丈夫留下的20多人的科研团队,成立了“李保国科技服务队”,郭素萍负责苹果,齐国辉负责核桃,张雪梅负责红树莓,确保及时向农民提供技术服务。

事业后继有人,精神薪火相传。

足迹遍布我省30多个市县(市、区),平均每年在扶贫一线工作超过300天,两年多来,郭素萍和李保国团队成员巩固了李保国生前的帮扶成果,还新建示范基地2万余亩。

郭素萍更希望,“通过努力,培养更多既懂技术又能和农民打成一片的科技工作者。”

如今,他们的很多学生逐渐成为扎根山区、服务“三农”的有用之才。河北农大成立“李保国扶贫志愿服务队”,组建分队26支、小队122支,对接帮扶全省105个贫困村、88项帮扶项目。

“太累了,该歇歇了!”面对亲朋好友的好意,郭素萍总会说,“做这些,就是要对得起保国,对得起农民,对得起习近平总书记的深情寄语,对得起自己的初心。”

既有报国志,也有儿女情。

“只有走在岗底、绿岭的果园里,走在太行山、燕山上,走在科技扶贫的路上,才会觉得保国没有离开,还在我的身边。”

一心一意为民,一门心思干事。几年来,和丈夫在世时一样,郭素萍回保定的次数越来越少,河北农大家属院里的家,仍然是一个匆匆的驿站。

那抹青山,那片果园,已经成为郭素萍最大的牵挂。“我会坚持干下去,跟保国一样,干到走不动的那天。”

因为懂得,所以执著。(记者薛惠娟)

上一条:在群众最需要的地方奉献激情才智
下一条:发展为要--改革开放的河北探索与实践(上)


版权所有:河北农业大学 党委宣传部

地址:保定市莲池区灵雨寺街289号    电话:0312-7521304